在英国留学,应不应该给自己起个英文名字!
2019-06-06 477人浏览
英国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对于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,保障高校以及学生的利益起重要作用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之所以总是居世界高校前列,受世人瞩目,与其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不无关系。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在英国留学,应不应该给自己起个英文名字!
在中国刚进初中时,英语老师要每个学生起个英文名。我坐在当时最常见的笨重电脑前,上网看着那以开头字母从A到Z排列的、一串串陌生的字母组合,看到C的时候就已经头晕眼花,于是随便选了个短短的“Cathy”。后来才发现,Cathy不过是Catherine的昵称,也就是说它并不算是个正式的英文名。而读了《呼啸山庄》后,我就更加想要找机会换一个英文名了。
出国留学就是这样一个换名字的大好机会。留学生中有很多没有沿用自己小学、初中使用的英文名。毕竟Tom、Ann这样的名字,如果与本名没有太大联系,只是小时候因为好读且不会拼错而起,长大了就容易觉得它透着当年的幼稚无知。趁着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,赶紧换一个更炫、更酷的英文名。
只是我高中留学去的是新加坡。原本以为那个与西方十分接轨的国家里一定人人都有英文名,没想到并非如此。很多新加坡华族学生是只有中文名的,大多数场合写成拼音的形式。不少名字还起得如诗如画,女生名里有得是“婷”、“茜”“佳”,男生名里则常见“翔”、“伟”、“杰”。偶尔甚至能见识到现今中国年轻人名中不常见的字眼,比如“珩”、“琇”、“葆”,让人颇为惊叹。
后来了解了新加坡社会,明白了老一代新加坡华人大多是从中国移民过去,对当年的祖国保有一份浪漫主义情思。可以想象一些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新加坡老先生给家中小辈取名时,老学究般斟酌再三的样子。我在新加坡最好的当地朋友的名字,居然是长辈千里迢迢深入中国腹地,在某个古老神秘的庙里求来的。从人名中窥得的社会历史文化,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,让我叹为观止。
当然,也有不少新加坡人有英文名。毕竟经历过英国人长期的统治,一些相当西化的家庭,或是虔诚基督教徒,会给孩子起英文名。一些中式家庭里的孩子在长大过程中,对西方文化着迷,或是长期接受西式教育,也会给自己起个英文名。不过即便是这些人也一定会保留着他们的华文名字,虽然他们可能只能拼出拼音,写不出华文字来。
所以在新加坡的几年里,我反倒一次也没有用过英文名。我很高兴大家对我的本名如此容易接受,也很高兴不会从名字上就显得与本地人千差万别。
然而大学到了英国这个彻彻底底的英语国家、西方社会之后,起一个英文名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,至少可以避免名字被读错的尴尬。斟酌再三后,我决定启用Juliet这个英文名。
之所以起这么个英文名,原因有三。一是它从读音上与我的中文名拼音相近,从字形上则与我姓、名倒置的中文名拼音相仿。二是虽然莎翁笔下的朱丽叶也是个悲剧人物,她所象征的是浪漫和无私的爱,而非《呼啸山庄》里的凯瑟琳那疯狂与自私的爱。三是这个名字好记。根据心理学理论,人们更容易记住能够让人产生联想的名字。Juliet这名字因为一部著名戏剧家喻户晓,而现实生活中却少有重名,因此既为人熟知又独特。
事实证明这个名字的确好记。来到英国与人自我介绍时,基本上真是讲一次别人就不会忘记。只有一面之交的人,一个月之后再见还能喊出这个名字来。
正式开学后,每科的第一节课上,老师都会点个名,然后问大家有没有“preferred name”(希望别人称呼自己的名字),大家纷纷会给出昵称、英文名等等,让老师把它们记在学生的本名旁边。我每次在老师初次点名时都会非常非常仔细地听着,点到我时,常常见到老师脸上浮现出对发音不确定的神情,眉毛一挑,然后张大眼睛四处看看。这年头英国课堂里的亚裔学生多了,其中很多已是西方社会的第二代移民或是几国混血,说不定有着相当英伦的名字。老师看到貌似是亚洲的名字时,很难根据脸孔对号入座。他们会尝试性地、略带含糊地说:“Jie?”我就会举起手来表示是我,然后说一句“You can call me Juliet.”(你可以叫我Juliet。)
只是说出这句话时,心里还是会有种淡淡的失落。或许忽然换了一个新名字,自己也是需要时间适应的吧。或许要靠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字来开启无障碍的交流,总是有些不甘心的吧。
但是有一天,我与Academic Advisor(相当于学生的个人辅导员)见面时,我习惯性地自我介绍道:“I’m Jie Zhu, you can call me Juliet”时,老师打断我说:“May I listen to your Chinese name again?”(我能再听你说一遍你的中文名吗?)
我有些惊奇、有些感动地重复给他听。这位来自德国的博士一遍一遍地跟我说着,脸上带着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和认真,直到发音准确无误为止。然后他简单地对我说了一句:“You don’t have to give in to the surrounding culture too easily.”(你不一定要这么轻易地向周围文化投降。)
这一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。从此之后我注意将自己的中文名讲得更大声一些。对于那些交往较深的英国人,我会引导他们了解我中文名字的意思。我相信一段时间之后,很多人也会记住我的中文名的。
对于像我这样大学才真正走进西方社会的留学生来说,身体里还是亚洲魂、中国魂。起个英文名是件挺好的事儿,这是一种融入西方社会、方便与欧美人交往的尝试。问题在于,要让英文名在多大程度上代替本名呢?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本名也能为金发碧眼的同学老师所熟知?
我又想起了新加坡这个承接中英社会里的一个例子:当年一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加坡华人从英国回到祖国,决心投身于民族独立大业之中,为了真正回归本地文化、代表本地人民,放下了跟了自己三十年的英文名Harry。多年后,李光耀的大名响彻世界政坛。
表面上,英文名在西方社会更容易被人很快地记住,本名则更贴近祖国社会的人心。可是长久地来看,在任何地方立足靠得还是实力和内涵,而它们来源于真正的自己。目前看来,对于我和一大批用着英文名的留学生而言,在西方国家生活时间还不长,因此本名才是真我。这是考卷上的名字、护照上的名字、父母起的名字。不过将来会怎样呢?
说出自己的名字,回答了“我是谁?”在不同的名字间作选择,则回答了“我更愿意是谁?”这是个看似微小的问题,其实值得在潜意识里寻找自我认同的留学生们深思。
现在是一个90后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代。爱闯爱写的大一学生朱洁,飘洋过海到英国,成为这留学军团中的一员,向大家讲述逐渐展开的新生活。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英国留学MBA奖学金类型介绍等内容可以持续关注本网站!
下一篇:英国留学新政策更侧重高学历